疫情之下的作为与担当
今年,我们遭遇了新冠肺炎,这对中国、对全世界都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。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天灾,我国果断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。6月18日,我校思政学科干越老师带来了“校园讲堂”国家担当篇《疫情之下的作为与担当》,带领大家回顾了中国抗疫艰辛历程,以实际的案例诠释了大国担当和公民担当。
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医疗支援行动。调动全国医疗资源和力量,全力支持湖北省和武汉市医疗救治。共调集346支国家医疗队、4.26万名医务人员、900多名公共卫生人员驰援湖北。10天建成有1000张病床的火神山医院,12天建成有1600张病床的雷神山医院,10余天建成共有1.4万余张床位的16座方舱医院。及时主动向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美国等国家通报疫情信息,向世界公布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。坚决果断关闭离汉离鄂通道,全面打响武汉保卫战、湖北保卫战……不管是对国内还是国际,中国政府都尽力而为,展现了中国同世界并肩作战、共克时艰的大国担当。
讲座最后,干老师也对在场的同学提了问题:在经历了这次疫情后,作为中学生的你,该如何诠释公民的担当?
正如疫情期间,很多同学都已经交出了答卷,有的同学献出了自己的一份作为与担当,捐物捐资,有的同学自编歌曲《守护着》致敬英雄,有的同学以书画、诗歌、文章的形式传递力量,也有更多的同学认真学习、努力锻炼,积极提升自己的能力。正如习近平主席给青年人寄语中所说,青年一代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,国家就有前途,民族就有希望。我们能够自觉学习,学好本领,才能提高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能力。
希望经此一役,同学们能够收获成长,懂得担当。

|